考研历史典故必读

时间:2024-07-15 12:45:30
考研历史典故必读

考研历史典故必读

考研越来越近了,你的历史典故复习好了么,看看下面的内容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1、一意孤行

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负责制定国家法律。当时许多官员都希望他能手下留情,不要把律法订得大苛刻了,便纷纷请他吃饭,但赵禹从不答应。不仅如此,他还硬是把官员带来的重礼退还。 有人问赵禹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这样做就是为了自己能独立地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

2、一鸣惊人

战国时齐威王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齐国上下无人敢劝。有个口才很好的淳于髡出了个谜语让齐王猜,说齐国有只大鸟整整三年既不振翅飞翔,也不鸣叫,很奇怪。齐威王一听就知道他在讽刺自己,于是说:“这鸟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天而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等着瞧吧!” 后来齐威王果然振作,齐国也逐渐强大。

3、铁杵磨针

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逃学去街上闲逛。有一次看见一个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李白很奇怪,老婆婆告诉李白她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根绣花针。李白不相信,认为不可能。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听了这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他发奋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4、解铃还须系铃人

古时候有个泰钦小和尚自小悟性过人。有一天,有一个方丈开坛讲法,问众人:“老虎脖子上系了一个金铃,谁能把它解下来?”众人都回答不出。 这时,恰好小泰钦来了。法眼便问泰钦,泰钦说:“大家为什么不回答:‘系铃的人能够解下来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成语比喻谁惹的麻烦仍须由谁去解决。

5、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吕不韦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他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团,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的见解和心得,吕不韦汇集起来,成了一部巨著,名叫《吕氏春秋》。当时吕氏悬赏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6、树欲静而风不止

一次孔子在路上见到一个人哭得很伤心,便问他原因。 那人说:“因为我犯过三个错误,年轻时没有好好侍奉父母,反而要他们照顾我;我做事不够尽心尽力,妨碍了我的升职;从小对朋友不友善,大家都不愿亲近我,现在年纪大了觉得孤单。树欲静而风不止,现在我想弥补这一切,可是父母去世了,朋友不再来了,我年龄也大了。我太难受了。”

7、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他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都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然后回到书房,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8、四面楚歌

古时候,刘邦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当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于是,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乌江畔自刎而死。

9、小心翼翼

宋朝时, 有个官员贾黄中为官廉洁奉公,深得皇帝信任。但是,贾黄中办事过分认真、慎重,遇到大事往往不能当机立断。后来他被派往外地任职,在向太宗辞行时,太宗告诫他说:“做事恭谦,小心谨慎,不论是做君的还是做臣的都应该这样,但是如果做得太过分了,就不好了。”贾黄中死时,家中很穷,皇帝特地赐钱表彰他的品德。

10、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是他的人,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 秦二世十分奇怪。于是赵高用手指着众大臣,问大臣们是鹿是马,结果坚持是马的忠臣都被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考研历史典故必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