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掌握正确的合唱呼吸方法

时间:2024-02-08 11:53:47
如何掌握正确的合唱呼吸方法

如何掌握正确的合唱呼吸方法

呼吸在合唱中非常重要,是链条滚动的动力源。如果不能科学地运用合唱呼吸,将直接影响整个合唱的音准、音质和艺术表现。我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先生强调:“要使合唱团获得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富于强弱变化的力度、多彩的音色、伸缩自如的音区以及清晰动人的语言,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足以说明掌握正确的合唱呼吸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合唱个体呼吸的生理机能

肺部是每个合唱个体基本相同的呼吸器官,位于上部窄、下部宽的无缝隙圆筒胸廓之中,左右各一并列,由气管、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以及相关的血管、神经、淋巴、结缔组织构成,富有弹性,吸气时涨大,呼气时缩小。整个肺部被胸腔包围,下面是横隔膜把胸、腹腔分隔。呼吸主要依靠吸气肌肉群和呼气肌肉群的相互运动完成。胸腔外部有许多肌肉包囊连接,它们的紧张和松弛,改变胸廓的大小,推动着空气的吸入和排出。吸气肌肉群,主要包括胸大肌、胸小肌、肋间肌、提肋肌、前斜角肌、后斜角肌等。呼气肌肉群,主要包括下斜肌、胸横肌、肋间内肌、中间腹直肌及腹内斜肌、后腰肌等。由于吸气肌肉群的紧张,引起胸廓扩大,横膈膜向下和向四周伸展,下压腹直肌和腹内斜肌。认识和了解呼吸的基本机能,有利于合唱呼吸的科学运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呼吸器官的能动作用。

2合唱呼吸的训练要求

合唱呼吸与其他歌唱呼吸一样,可分为自然呼吸和非自然呼吸。自然呼吸,是人体呼吸器官与肌肉群在平静状态下的吸气和呼气。比如人们睡眠状态下的呼与吸是最为自然的,吸得深,弹性大,松弛、均匀,是合唱个体呼吸过度紧张或找不到呼吸支点时,寻找回归自然状态可借鉴的有效方法,这种呼吸方法的吸入与呼出气量比例大约是1:1。非自然呼吸,在合唱中既存在其他歌唱呼吸的一致性,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其独特性在于:一是合唱呼吸必须默契地配合指挥的手势,所有合唱个体在吸气的瞬间正确吸入能够支持乐句演唱需要的气息;二是合唱群体共同保持稳定的歌唱形态,准确完成合唱作品需要的“激起”或“舒起”;三是演唱长音或长句子时,在不改变音量、音色,无明显起声、收声情况下,合唱个体自主进行循环呼吸;四是在演唱声部间交错的复调作品时,为保证作品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合唱呼吸可进行声部与声部间的轮流交替呼吸。

1.胸腹联合呼吸。这是目前被合唱界普遍认为最为科学、最适合合唱的呼吸方法,也是符合生理条件的自然的呼吸方式。运用胸腹联合呼吸要求每个合唱个体通过张开呼吸器官吸气,使整个胸腔上至锁骨,下至肋骨和横膈膜,乃至前后、左右都形成一个舒展而有弹性的“气囊”,在深度、厚度和高度上,发挥具有鲜活生命力呼吸器官的最大能量。由于气息无孔不入,主动地张开器官作胸腹联合呼吸可以轻松吸入乐句需要的气息,使气息有规律、平滑地送达喉咙。同时,它还具有容量大,弹力强,气息平和、均匀的特点,这样各器官所承担的负荷小,肌肉疲劳程度轻,并能稳定地保持下肋骨及横膈膜的张力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形成均衡的对抗,有利于控制和产生对声音的支持力量。在实际运用上,不管呼或吸,都要保持器官的相对稳定开合。在“呼”中提前准备“吸”,“吸”中积极推动“呼”,这样的气息循环是自如的、舒展的、积极的,也有利于呼吸器官和呼吸肌肉群的控制。如若用气息扩充呼吸器官,整个肌肉群将是被动的、消极的。当气息吸入器官时,又会受到器官壁的一定阻力,产生一定的气息消耗,而有生命力的呼吸器官在被动的状态下得到扩充,难以给气息提供大容量的自然空间,不利于维持腔体的平衡和控制力,影响呼吸的良性循环。

2.循环呼吸。循环呼吸是合唱艺术独有的呼吸技巧。在演唱长乐句或长音时,由于合唱群体无法作统一换气,合唱个体又不能完成指挥规定的气口要求,在本声部音色、音量不变以及群体声响效果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合唱个体根据自身气量控制需求,在自身气息消耗2/3之前,确保有足够的气力进行瞬间自然换气,实现自主气息调节。循环呼吸时,整体色调要保持平衡,不能造成大起大落。每个个体相互错开,尽量不在小节线上,形成声部整体的很多小节声响感觉无气口。同时,换气时不能有抬胸、提肩等动作表现,也不能伴随有换气声音,换气前和换气后的口腔状态保持元音不变,不能滑向其他的元音。

3合唱呼吸的常见问题

每个合唱个体在呼吸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不尽相同的,而很多问题又直接阻碍着合唱整体音色的塑造,破坏合唱声响的协调与平衡,影响着合唱作品的情感表现。究其原因,合唱个体在气、声、字链式滚动中缺少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技巧,不能与声部群体呼吸链条相融合,引发合唱声部层次的紊乱。常见问题归纳为六种:

1.气浅。气浅多属胸式呼吸的结果。合唱个体用此种方法吸气时,表现为抬胸提肩,小腹过度回缩,吸入的气息无控制的堵在喉管里,给声门造成强大压力,气流不稳定,气息不持久,吸入的气息在没有通过声门情况下提前爆破,发声咬字前的'瞬间,呼肌肉群失去控制,使气息不能有效冲击声带。尤其在合唱个体参与声部气、声、字链式滚动时,造成气息不能有效挂住声音,出现前强后弱,唱三五个字就少气无力,并靠挤卡声带发出“羊声”或“尖叫”,给声部造成音响上的极不稳定。

2.过深。吸气过深多属合唱个体单一追求腹式呼吸的结果。此种方法吸气时追求气息下压,提倡“便式”感觉,抬肩、扣胸、挤压腹部,使腰部左右和后腰向外扩张,而胸腔上部虚弱松散,不能有效支撑或主动张起,导致腹部僵硬、无弹性,由于呼吸器官负担过重,自身发声器官又易疲劳,发出的声音沉闷、吃力,导致声部音色暗淡、不灵活,在合唱气、声、字链式滚动中明显感觉声部链条过紧,声部运行笨重拖沓,层次含糊不清,无法轻松地演唱跳跃、活泼或感情委婉细腻的合唱作品。

3.过满。吸气过满大多属于合唱个体过分强调气息储备的结果。表现为发声换气时总希望把气息吸得很足,希望气息在身体内停留的时间很长,但忽视了吸气力量越大,呼气力量反抗越强的物理学原理,还会引起身体肌肉的过度紧张,并且气量过大,给声带造成压力,从而引起发声器官的紧张、僵硬,横膈膜和呼吸肌肉群在受到强力控制中又容易疲劳,加重歌唱负担,导致发声笨重、不舒展,强弱控制力差,音准易偏高,气、声、字链条滚动迟缓,音响过重,特别是难以适应抒情、轻柔作品的声音控制。

4.漏气。漏气问题有技术和病理两种情况。技术方面的问题大多属于合唱个体后咽壁张力不够,声带不能完全闭合,且受到大面积、强力度的气息冲击,造成声带水肿、边沿不齐,引发着力点分散等。由于呼出的气息流量过大,喉头声带与气息不能有效协调,声带的闭合力会远远小于气流的冲击力,在气、声、字链条滚动中,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气不够用,体力消耗大,控制声音困难,音准偏低,有的还会声音沙哑、空虚、暗淡、浑浊,没有色彩,咬字不清等。为防止声音漏气,一是要不断体会后脖颈亢奋挺立的歌唱状态;二是通过大量的跳音练习促使声带闭合;三是锻炼气息支点,用“s”音高位练习慢呼,通过气息控制,集中训练发音点。器质性病变出现的漏气,如声带肥厚、小结、闭合不全等情况,必须马上停止歌唱,配合医生治疗。

5.假吸。假吸属过分强调腰部周围的外在隆起而无实际合唱气息存量导致的一种呼吸假象。合唱个体在参与合唱时,仅靠紧收小腹和使劲鼓肚皮吸气,不能达到合唱吸气的目的。一旦发声,气息将无力支撑声音,用不上劲,气、声、字链式滚动虚弱,咬吐字松懈,只能靠压着喉咙唱,鼓着肚皮喊,音色暗淡,舌根、喉管、肺部等器官及呼吸肌肉群的紧张。

6.鼻吸。鼻吸是强调口腔或鼻子单通道吸气的结果。在参与合唱时,合唱个体吸气要充分利用口腔和鼻腔,做到同时开合,并在不动声色的瞬间完成吸气过程,不能占用乐曲的时值,不能改变乐曲的节奏。所以,不管演唱慢速作品还是快速作品,均要用口、鼻同时呼吸,最大限度地提高吸气的灵敏度,减轻呼吸器官、发声器官以及咬字吐字器官的负担,尤其演唱快速或强力度的作品,单用口腔或鼻子吸气,发声、咬字吐字显得气短、气浅,有时还表现出提胸、提肩或吸气时带有声音,都会影响演唱效果。

4合唱呼吸的训练方法

对于初学者,必须首先准确掌握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基本要求,进而明确在做胸腹联合呼吸的同时,充分张开呼吸器官吸气,配合积极亢奋的表情,完成歌唱状态下的呼吸连动,为合唱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能在专业声乐指导教师指导下,通过一系列有效方法训练,牢牢掌握在自然状态下的吸气与控制状态下呼气,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几种借用生活现象练习合唱中的缓吸缓呼、缓吸急呼、急吸急呼、急吸缓呼等方法。

1.吹尘法。吹尘法与合唱训练快吸缓呼很相近。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发现尘封多时的物品上积有浮土或灰尘时,常常会做出一些吹的动作。即,快速地把气吸满,然后做好闭气控制,接着小心翼翼地用气均匀、连贯、轻柔地吹开浮尘。吹气过程中气点集中,速度均匀、力度柔和。这一生活现象用于合唱训练,需要快速地打开呼吸器官,使自然气息下沉,控制力自然适度,很有助于掌握合唱的快呼缓吸方法。

2.闻花法。闻花法与合唱训练缓吸缓呼很相近。此法容易使气吸得深,而且没有气声和多余的动作,对于初学者比较好掌握。可尝试一下闻花、品味过程的吸与呼:愉悦的心情中,身体完全放松,缓缓地使胸腹腔张开,惬意地吸入花香气息,腰围舒展地向外张开,气息作瞬间停顿后,再恋恋不舍地把气息呼出。这一过程,吸得舒服,呼得自然。用这种感觉来歌唱,气息通畅,声音圆润。

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畅通。初学者在演唱过程中,越是感觉气息不够用,越要保持这种状态。

3.惊讶法。惊讶法与合唱训练急吸急呼很相近。它利用人在惊讶时,使合唱个体在生理上做出的快速反映,达到快速吸气的目的。这种方法吸的快,吸得深,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间完成收缩与回放的循环,能锻炼呼吸器官的灵敏度。这种呼吸方法连续快速循环,就是常说的“狗喘气”,对横膈膜和腹肌、肋间肌的弹跳与控制很有益处。

4.吹蜡法。吹蜡法与合唱训练缓吸急呼很相近。它是借助生活中快速吹灭蜡烛的方法。即,胸腹腔体张开吸入气息,闭气,对着蜡烛用力吐气,使火苗瞬间熄灭的过程。它需要气息饱满,喷口集中,速度敏捷,呼吸器官在深度膨胀后迅速回收。用吹蜡法练习合唱,有利于气息喷口的训练,特别对练习稳定喉头和放松舌根有很大帮助。


《如何掌握正确的合唱呼吸方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